快捷入口
校企融合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湖南省中南工业学校

2014-11-14 14:41:21 | 来源: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职教分中心 | 【阅读:321】


  中南工业学校隶属湖南省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前身是“化工部第四化建公司技工学校”,创办于
1974年。学校依托行业办学,主要面向石化安装行业和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开设有焊接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仪表及自动化等专业。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是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湖南省首批示范性中职学校。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四化建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公司基地与学校仅一墙之隔,是中南工业学校转制前的主管单位。四化建公司具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钢结构工程专业、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等一级资质,公司主要经营化工、石油、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是一家大型综合型建筑安装施工总承包企业。2012年建安产值达到17个亿。对管、钳、铆、焊、电气、仪表等工种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较大。

四化建公司与学校的历史渊源奠定了合作基础,公司的人才需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提供了合作条件。四化建公司是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副理事单位,公司有多位现场专家分别担任学校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任或副主任,共同承担专业建设任务。目前,学校与公司基本形成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互补、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实现了精诚合作,双向互赢。

一、技术协作提升企业产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助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

多年来我们与企业精诚合作,多方面、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施工和技术服务工作。湖南省技术能手、省级专业带头人、钳工高级技师贾华川老师,201111月担任四化建公司海南省东方市的合成氨装置M区压缩机安装建设项目现场施工指导,帮其改进了《合成气压缩机安装方案》,确保了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而且缩短了项目工期四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省级专业带头人景淑萍老师,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20123月担任四化建公司海南省东方市的合成氨装置脱碳、转化、仪表空压站设备安装项目现场施工指导,帮助制定了《合成塔脱碳设备安装方案》,解决了许多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与工期;曾珍、周晓来等专业教师,多次参与四化建公司建设项目投标,主要承担技术标部分的编制与答辩工作,为四化建公司赢得相关项目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四化建公司的高度评价,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为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生产实践需求,我校坚持与企业密切配合,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如:我校在四化建公司的协助下,在校内建成一个包含设备、管道、钢结构以及仪表等设施的合成氨模拟工段,可完成管工、铆工、焊工等专业的实习教学任务,从而实现了与企业生产现场的无缝对接。我们借力专业建设委员会现场专家,将现场施工技术引进课程体系。我校教师黄军强与四化建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制的校本教材《管道安装工程》,对统编教材中没涉及的内容,如“钢板卷管的制作”“乙炔管道的安装”“制冷管道的安装”“输油管道的安装”“铅及“铅合金管道的安装”“高硅铸铁管道的安装”“渗铝管道的安装”“陶瓷管道的安装”“化工仪表安装及其配管”等内容,在校本教材中做了详细介绍。现在,学校正与四化建公司合作开发面向石化安装行业铆工岗位的校本教材《非标设备的制作、安装》及《钢结构的制作、安装》,面向石化安装行业焊工岗位的校本教材《焊条电弧焊》。\

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协作,是学校提供产业技术服务,助推产业技术升级的最佳手段,既能协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难题,优化工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为教师提供了参与生产实践、将教学教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有效平台,实现了校企互赢。现场施工技术及时引进学校课程体系,既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容,增加了课程的实用性,又使课堂知识能够紧跟企业技术动态,实现了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生产要求的直接对接。

二、专项培训助推员工素质提升,企业实践促进教师技术进步

近年来,四化建公司抓住国家石化产业大升级的机遇,发展十分迅速,但员工素质提升一直是困扰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主动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为企业员工素质提升提供各类专项培训,先后为公司举办了“新员工培训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班”、“特种作业培训班”等二十多个班次,累计培训员工800余人。培训过程始终注重融入企业需求,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严格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确保培训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解决了企业产业升级的一大瓶颈问题。

同时,学校借助企业相关平台,实施“专业教师下现场工程”,充分利用寒暑假,派相关专业教师到项目施工一线,直接参与项目施工和技术攻关,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现场经验得到了迅速提升,先后涌现出符兴承、贾华川、景淑萍、徐慧波、王洪、方军南等大批现场专家和湖南省技术能手、省级专业带头人,为提高我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打下了基础。

\

这样的培训合作模式,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学校为企业员工培训,既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我校的教育资源,又节约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还使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企业给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机会,既使我校教师学习到一线施工技术,又节约了我校的培训成本,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订单培养确保入企员工素质,专家入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学校通过“订单培养”,量身定做为四化建公司培养技能型人才,确保 了入企员工的优良素质。学校按照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企业现场生产要求和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企业提前介入对未来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加强,缩短了员工上岗后适应期,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订单班”学生在校期间还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提前了解企业,与企业建立了感情,归属感更强,就业稳定率也较高。订单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后大都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有的几年时间就成长为班长和项目经理,出现了技能型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局面。

    企业鼓励技术骨干合理流动,对有志从事职业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支持其来校工作,专家入校带来了最新的生产技术,优化了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为消除专家入校人员的交流顾虑,四化建公司对交流到中南工校的技术人员保留工作关系,不适应学校工作者,可直接回原岗位工作。近年来,学校从四化建公司引进有潜质、有实力的技术型、专家型专业教师十余人,学校十名省级带头人中,景淑萍、方军南、王洪等三人均是从四化建公司引进的优秀双师型教师。通过这样的合作,学校和企业实现了人才共享。学校为四化建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公司技术的更新奠定人才基础,同时也解决毕业生找工作的麻烦。四化建公司为学校提供技术骨干,既解决了学校实训指导教师紧张的局面,又节约了学校培养新教师的时间和资金。人才的合理流动方便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我校与四化建公司的合作证明,校企合作是双向互赢的。校企技术合作,既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又促进了学校教材的更新;校企人才互培,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又提高了我校专业教师的现场实践能力;校企人共享,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保证,又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技术骨干保障。立足行业办学,加强校企合作,是学校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学校服务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之一,既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企业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机械职业网官方微信(chinajxedu)。
友荐云推荐